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27|回复: 18

平阳话根本就是温州话的一个分支而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7 1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移,山川地理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要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方言虽然只是在一定的地域中通行,但本身却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方言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总是在一个发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不同时候南下的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
  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一些国内学者认为多数方言和共同语之间在语音上都有一定的对应规律,词汇、语法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国外学者认为,各方言区的人互相不能通话,因此它们是独立的语言,尤其是闽方言中的各方言。根据方言的特点,联系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方言调查的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的意见还未完全一致,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至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个个地点(某事、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广州话、长沙话等。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含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典型的吴方言代表是苏州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占汉族总人口数的7.2%。

  吴语内部分为太湖片(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及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一带,以上海话苏州话为代表)、台州片(浙江台州一带)、婺州片(浙江金华一带)、处衢片(浙江衢州丽水一带)、瓯江片(浙江温州一带)、宣州片(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其中安徽西南部和浙江西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语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其主要特点为:

  1.保留了古汉语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作浊音,如大多数地点古端、透、定三母读/t/、/th/、/d/。大多数地点古三个鼻音韵尾合并为一个(一般为-ng);为了适应吴语快语速的需要,三个入声韵尾亦合并为一个喉塞音。

  2.吴语是以单元音为主体的方言。普通话中,ai,ei,ao,ou等都是双元音韵母,发音的时候声音拖得很长,而且口部很松,而吴语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对应普通话ai,ei,ao,ou的音,在吴语中分别是?/ø,e,?,o,都是单元音,并且发音的时候口形是比较紧的。不少鼻音韵变为鼻化元音,甚至不带鼻化。

  3.声调按清浊分为两组,一般有七到八个,但上海市区只有六个。

  4. 吴语具有汉语中独一无二的广式连续变调系统。形象地说,在讲吴语的时候,一句话,或者一个短语,只有第一个字是保持了其原本的声调,后面的字,根据第一个字的声调(甚至在不少时候,首字也要发生声调变化),以及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改变了声调的高低和走向,称作变调。这种变调是广泛存在的,即变调可能超越了句子、短语或者词汇等语音单位而存在,所以称为广式连续变调。同时,这种变调是有倾向性的,即将原先不平整的声调,变成平整的,而且同时以词、短语为单位,加强了词里面的字,或者短语 里面的字之间的联系关系,使得看上去像一个整体,所以又被非正式地称为连读变调
不要再搞所谓的平阳人,你会写平阳话吗,不要摆乌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3: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没有说平阳话不是瓯语的分支,
我只是想让白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平阳话已经很少有人可以完全用文字记录了。
也想让瓯语和普通话有良好的互译,
让大家知道我们经常说的口头禅用的文字是怎么真确的书写。

以后在这方面也会出现很多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3: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话和温州话基本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3: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古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草根新闻 发表于 2011-12-27 13:25
我又没有说平阳话不是瓯语的分支,
我只是想让白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平阳话已经很少有人可以完全用文字记 ...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5: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的周围有许多小孩子都不会“平阳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这是不可提倡的一件事。希望小孩会我们的本地话,更希望小孩有一个系统地标准的普通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5: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以为我们不清楚瓯语的概念? 只是我讨厌用温州话这样笼统的概念来称呼瓯语,难道蛮话不是温州话,难道闽南话不是温州话吗,大荆话,罗阳话,金乡话等等温州方言不是温州话吗?温州各县各地的瓯语区本来就是兄弟关系,词汇 语法 基本一致。草根用“平阳人你会写平阳话”作标题没什么不对,你以为都知道瓯语这个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15: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话和温州话基本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2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保住平阳话呀     可以在小学中学开一些乡土文化的课呀

点评

http://www.8bu.cc/0/1/ 金瓶梅  发表于 2014-6-14 23: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太多了,有时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象很多外地民工普遍在我们这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什么外地人本地人都是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5-2-5 19:00 , Processed in 0.1224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