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万全练川

“饿死几千万”是人类历史上最卑鄙无耻的谣言?平阳各村有饿死人事发生吗?哪村最多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9 1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全练川 于 2012-12-6 11:00 编辑
鸳梦重温 发表于 2011-9-9 11:31
无意义


我觉得这讨论贴不是无意义,网上否认饿死人的言论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分辨什么是真相。                                                           【光明大网友回复万全练川网友:http://club.wzpy.com/forum.php?m ... 19040&extra=&page=1这数字是曾任万全区长告诉的,我笔记本记着,县党史也说三千多人,不会错.平阳当年为了争全国圥进虛报粮食產量,造成万全饿死3640人,北港人大人脚水肿,小孩不会走路,妇女没月经.江南人大批大批去外地讨饭的悲惨局靣。】
光明大:死人是1960年,起因是1958年括五风造成.县里有资料,是事买.
懋杰  迎学垟饿死的就很多,起码几十个,上次听说过具体数据不过忘了。】有图片资料,万全60年一年共死亡3千多人,虽然不都是饿死了的,但非正常死亡率比起其他年份都是极高的。比练川(记得主要是迎学洋村和下薛村最多,好像有十人以上)饿死人更多的竟然还有榆洋,宋桥,湖岭,郑楼,非正常死亡占八成。记得那图片里说宋桥金洋村有13户全家死光。那几年万全区共饿死了3千多人可能是事实。

                                                不忘记历史说出真相的目的就是想提醒年青人接受教训,而不是算谁的帐.现在敢于承认错误历史,说出真相的老领导太少了。大都是明哲保身,或者故意隐瞒历史。作为万全人,我近年才通过网络知道这个沉痛的历史数据,确实是万全人的耻辱。以前只记得大人(他们可能不知道外乡的数据的)说过附近革命烈士叶挺鹏老家迎学洋村饿死了人不少,自己村饿死了的可能有一两个,谁家的也没印象了。练川还有另一个下薛村,却才从网络知道也饿死了不少人。这村是革命烈士叶挺鹏领导三打平阳城指挥部所在村和启蒙思想家宋衡故居所在村。看来启蒙不如革命有影响,革命和阶级斗争思想太积极,也会害死很多无辜的人。如果你等知情者和老人们不说出来,年轻人不问,这段惨痛历史很可能被时间掩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09: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饿不饿死人 主要看村干部,有没有良心,积极不积极。迎学垟当时田还是很多的不比其他村少,而其他村饿死人的就很少。饿死这么多人后导致大片田没人耕种,就划给了城南乡(山里人)几百亩田。
当时迎学垟应该是饿死了六七十人(包括小孩)。
当时的村支书(最积极的那个)受到了报应,绝后了。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09: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啊 饿死了 连坟都造不起,棺材放山上空地里;有些连棺材都买不起,拿地板钉副棺材;有些有寿坟的连棺材都没人抬,自己家人抬上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0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历史,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 猜想 虚构的..
谁也无法证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0: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浅312 发表于 2012-12-6 09:33
所谓历史,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 猜想 虚构的..
谁也无法证实..

真相不是历史,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历史真相怎么会有很大一部分是 猜想 虚构的?..
怎么谁也无法证实?自己身边的历史就可以证实。只要有心。万全饿死了很多人难道会是虚构的,以前只知道自己村,不知道外乡罢了。中国那饿死人的三年也不是虚构,而是政府故意忽视,不敢披露真相罢了。只要各地都证实下,饿死人的数据应该八九不离十。饿死几千万是真是假,具体是多少,就会真相大白。乌克兰就是例子。乌克兰纪念大饥荒八十周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乌克兰上周举行大饥荒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当时还属于前苏联的乌克兰1932年至1933年发生了造成3百万至7百万人死亡的饥荒。在数百万人挨饿的情况下,大量粮食竟被存储在谷仓里以供出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该饥荒是人祸,一些人甚至称那是一场种族屠杀。

点评

离我们那么远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不知道你多少岁...我相信就算是我的父辈..也不知道数字..顶多说知道有人被饿死...就算各个村报数了..你又知道那个数字是正确的?  发表于 2012-12-6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全练川 发表于 2012-12-6 10:51
真相不是历史,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历史真相怎么会有很大一部分是 猜想 虚构的?..
怎么谁也无法证实? ...


浅浅312  离我们那么远的事情...发生在你身边?不知道你多少岁...我相信就算是我的父辈..也不知道数字..顶多说知道有人被饿死...就算各个村报数了..你又知道那个数字是正确的?】,这应该是政府该做的事了和公开档案的事了。各个村报数了,或者政府公开了,现在老人们还都在,应该能够确认数据真假。那图片资料里说宋桥金洋村有13户全家饿死了,应该可以证实吧。60年一年万全死亡3千多人,其中榆洋,宋桥,湖岭,郑楼,非正常死亡占八成,难道不能证实。

点评

那图片资料??? 发出来看看。  发表于 2012-12-6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悲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2: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全练川 于 2012-12-6 12:58 编辑

万全1.jpg
农“业放卫星”令人啼笑皆非(组图)http://news.sina.com.cn/c/2005-04-07/11535584115s.shtml作为原粮区的平阳万全公社12个大队,1个社办农场,正常年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57万斤,“放卫星”后,产量下降,亩产只有580斤,经高征购,社员口粮仅200多斤,因为缺粮,就变卖财物,甚至房屋,而且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病饿流荒现象。1960年全地区患浮肿病38850人,外流人口4.7万人,至于饿死多少人,难以查核具体数字,据零星统计少说也有几千人,但比起安徽、河南、山东,温州可算是个福地,属全国灾情最轻的地区。】

2005年04月07日11:53 温州都市报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些话在那个时期极为流行。1958年大跃进运动,“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往一位小姑娘。本版日前刊出了《我去炼钢》一文后,勾起不少人的沉重回忆。与“全民炼钢”同出一辙的荒诞剧———“农业放卫星”成了当时的热门话题。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1958年大跃进运动,“卫星田”的稻穗竟能托往一位小姑娘。

“放卫星”放出千斤稻

  1958年7月的一个夜晚,地处温州市郊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响起了一阵锣声,丰收农业合作社通知社员紧急集合,下达一项特殊任务:立即行动,将周边的几亩已成熟的早稻,突击移植到一个10亩左右的试验田里。大家开始挺纳闷,经打听才知道,原来接到上级通知,明天市里领导要到这里召开早稻丰收现场会,验收高产成果。因干部之前夸下海口,亩产要超千斤,实际上却有较大距离,只得采取并田,以移花接木的方式进行补救。

  那时报纸上天天刊登“放高产卫星”,时属温州地区的温岭、黄岩已跨“农业纲要”亩产要求800斤,正向“双千斤”冲刺,而人民日报相继报道贵州金沙县民丰合作社单季早稻亩产3025斤,湖北谷城县乐民合作社亩产小麦2357斤,可没几天这个记录又被打破,河南西平县和平合作社亩产小麦达7320斤,一颗颗“卫星”上天,捷报频传,而作为“鱼米之乡”的温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粮食产量老是上不去,当“父母官”的坐立不安,必须奋起直追,大放卫星。

  现场会开得很成功。当地、市领导以及跟随的各兄弟区镇干部与新闻记者目睹社员挥汗如雨地抢收稻谷的场面,又亲自过秤,试验田亩产1568斤,喜讯翌日即见诸报端。这不是造假吗?无奈是上面压出来的,上头一吹二压三许愿,基层干部也只好“假、瞒、骗”。丰收社刚拿到高产的红旗,马上被别人夺走了。平阳、乐清干部试验田单季亩产分别达3224斤与3483斤;瑞安凤山试验田4860斤;永嘉永临林福大队亩产6300斤……

  那阵子农业卫星越放越大,越放越多。家住市区下吕浦的唐大爷,当年是平阳县一名公社书记。他说,比起全国高产的卫星,数温州的水平最低了,人家是亩产15万斤稻谷、10万斤麦子、100万斤番薯,60万斤甘蔗、4万斤西红柿,2万斤黄瓜。还有16斤重的大蒜头,500多斤的大白菜,母鸡日产蛋5个,老母猪下崽100多头,毛猪吃肥田粉日长膘1斤多……这些当时新华社、人民日报都陆续报道过。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是农业放卫星时期最流行的口号。火热的情感引发了诗兴,在大放产量卫星的同时,又放出不少“精神”卫星。顿时,农村诗歌遍地、歌声入云,大字识不到半篓的农民却创造成千上万的新民歌,墙上、门上、山岗、田埂,乃至树杆、电线杆上到处是满目琳琅的诗画。“彩云绕着稻杆飘,乐得月亮直弯腰”,“端起水库当水瓢,浇灌旱地披金袍”……在农民的想像中,除了“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以及“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企盼外,更加希望“稻谷如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花生如番薯,番薯如冬瓜”、“鱼苗撒下千万条,条条长得像扁担”……

  值得一提的是,当一颗颗高产卫星上天,那些出身农村、从小在田里摸打滚爬过的领导干部,以致挂着农业科学家和农技师头衔的人竟如此轻易相信那些天真的谎言。经过反右派运动,科学家、知识分子和领导干部都变得谨言慎行,加上当时还在一个劲儿地反右倾、拔白旗,争上游,个个生怕说错话,站错队。于是,当他们去参观高产田放卫星时,只好充当“奇迹的证人”,说了一些违心话。

  荒诞莫过于科学对荒诞的认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失言,无疑为农业放卫星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吃大锅饭不要钱

  当时全国各地到处在放高产卫星,毛泽东在河北徐水县视察时,听说该县31万人,秋季收粮可达11亿斤时,还担心这么多粮食吃不完该怎么办?接着老人家视察了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觉得这种组织形式不错,就说了一声“还是办人民公社好”,于是,一个更为灿烂的政治卫星升腾九天,震撼世界,连当时苏联的赫鲁晓夫都感到惊奇,即派员到中国参观,从那年8月开始,短短的一个月内,温州地区全部实行公社化(以区为单位,共69个公社),且体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

  10月开始,温州地区各地大办公共食堂。至11月,全地区共办食堂13018个。且提出了“放大肚皮吃饭,鼓起干劲干活”,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社员自留地作为食堂的菜地,饲养的猪羊鸡鸭全交给社里办畜牧场,家里的锅、盘、碗、桌、椅献给食堂。有人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都有四盘菜,公社日子赛神仙。”“如今吃饭不用忙,收工过后进食堂,只要出工钟声响,无牵无挂把工上。”

  可是好景不长,公共食堂没红火几天,就显露弊端,怨声载道。市民李大妈说,那时,她在家乡当妇女队长,白天上工地、修水利、干累活、出牛劲,饭量很大,一餐三大碗还不够。开始觉得吃食堂不吃亏,放开肚皮多吃呗,可后来粮食不够,改为指标到户,凭票吃饭,再后来凭票也吃不到干饭,光喝稀粥,最后连米汤也喝不上,只能吃野菜之类的代食品,这受的罪,一辈子也忘不了。公共食堂为什么办不下去?李大妈说,没把田种好,再加上浪费!由于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不少人出工不出力,加上青壮劳力抽去炼钢铁、修水利、造公路,家里剩下了老妇弱小,稻熟时还要请城里的学生、干部来帮忙收割,稻穗落在田头没人捡,担稻谷时东碰西撞洒一路也不心痛,谷子不勤晒,发霉了就拿去喂猪。最后食堂没得吃了,就拿蕉藕叶、番薯藤、南瓜花、水荷花、清明草、马兰叶、苎麻杆等拿来掺杂米粉、麦粉、番薯粉,芋艿做成馒头、饺子、菜饼、汤圆、炊糕、菜饭等,吃了后,肚子胀得鼓鼓的,非常难受。

  “倒米缸”和大饥荒

  农业放卫星,“产量”越来越高,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高估产、高指标,高征收使不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备有两本账,一本是应付向上级汇报、检查的假账,另一本是集体收入开支的实账。

  谎言掩盖不了严峻的事实:大批农村劳力被抽调借用,大量农田被荒芜,正如彭德怀当年所言的“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来年日子怎么过”。可粮食征购任务未减反增,1959年温州地区征购粮食15亿斤。比上年多增征了3亿斤。乐清县1957年亩产650斤时,征购6800万斤,1959-1960亩产达668斤,征购达1.1亿斤,增征3000多万斤,泰顺1960年粮食产量比1958年减产12%,粮食征购由原先的1700万斤,增至3400万斤,人均口粮由400斤降为282斤。

  征粮是硬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就采取高压政策,还出现强迫命令,吊打群众,甚至对社员进行挨家挨户大搜查,若发现私藏粮食,一律没收缴公外,严加处罚,群众称之“倒米缸”运动。

  虽然粮食极度困难,不少生产大队还是多征了过头粮。乐清县有416个生产大队,事后要求退粮510万斤。作为原粮区的平阳万全公社12个大队,1个社办农场,正常年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557万斤,“放卫星”后,产量下降,亩产只有580斤,经高征购,社员口粮仅200多斤,因为缺粮,就变卖财物,甚至房屋,而且各地普遍存在严重的病饿流荒现象。1960年全地区患浮肿病38850人,外流人口4.7万人,至于饿死多少人,难以查核具体数字,据零星统计少说也有几千人,但比起安徽、河南、山东,温州可算是个福地,属全国灾情最轻的地区。那一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1100多万人,非正常死亡占绝大多数。人们常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各地饿死人的绝密电报纷纷飞向中南海。

  那阵子,物资供应极为短缺。有人说,除了空气和水之外,什么都紧张,火柴、煤油、肥皂、青菜全凭票供应,尤其是肉、蛋、油、烟、酒之类的副食品。

  困难毕竟是暂时的,在挫折面前经过反省,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地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加强了对农业领导,纠正了种种错误做法,自1962年始,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农业生产得以发展,1963年全地区粮食总产达21.38亿斤,扭转粮食产品连年下降的局面,为解放以来粮食产量最高一年。



    [/td]  [td]
推荐】【

点评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某人能钉在耻辱柱上。古时候,犯人砍头了,都挂墙头上,现在文明社会,挂相片好了  发表于 2012-12-7 00:08
我发你的信息 看到了吗  发表于 2012-12-6 1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8 1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方老区长近日说:他亲自调查过,湖岺乡江畔村那年死亡率最高为27%.惨呀!所以我坚決反对浮夸风.坚决拥护习总书记近日讲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点评

湖岺乡江畔村那年总人口大概多少啊。死亡率为27%.那是不是比宋桥金洋村饿死了还多啊。那图片里说金洋村有13户全家死光,是不是真的啊。这俩村各饿死了多少啊。大概就是平阳饿死了人最多的村吧。  发表于 2012-12-8 17: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4-11-30 20:44 , Processed in 0.09427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