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zhenfu,对古建筑缺乏一种敬意,都有些漠不关心,不谈该有责任感,反而还当一种负面的累赘,古旧,破烂,碍事。哪怕是文保建筑。又是,在土地昂贵,大拆大整的背景下。 晚上去瓯南大桥那边,看看壬泰商行,发现还住人。之前还以为这一片都拆迁了,洋房居民也应该是动迁了。
去后院看看,周边建筑都拆成废墟了,踢到一个梯形青砖,一看,洋房屋顶女儿墙的构建,绝不是周边建筑的,不知道是前阵子拆房震掉的,还是前几天台风吹落的。顺便废墟上走了走,青砖啥的没在意,倒是看到一大堆瓦片,顿时是心凉一片啊。
壬泰商行这洋房,我还是有点感情的,姑姑家住这楼上,小时候暑假寒假的来玩过。门口大圆拱门进去,黑乎乎的走道,又亮堂了,后面有好几面尖拱门,走着那古旧倾斜的木楼梯,小心翼翼的,上面的楼梯扶手总感觉像个蛇头。住过走路吱呀吱呀的阁楼,爬过那奇怪的屋顶,懵懵懂懂的就感觉这房子不一样。后来08年房子见报了,知道了房子的历史由来。09年后去上海读大学,工作生活,逛过老上海的老租界老街老洋房,老想起这壬泰商行,也偶尔查过洋房资料,对比过,就越觉得,这壬泰房子的不一般。之前还幻想过,到时候租下买下这房子,维修后,楼下做鳌江民俗馆,楼上做民宿酒店,能保护也能开发,挺好的。后来慢慢知道洋房的复杂性,住户多,部队财产,不是那么好搞定的。
每年回1-2次鳌江,路边高楼是冒出来好多。去瓯南大桥那瞅瞅洋房,但还是那么的破败,是越来越差。搞一些店面,破几面墙,掉一些砖,最难堪的,东面屋顶还塌了大半,换上圆瓦又凑上琉璃瓦,那不伦不类的,有多丑是多少丑。
个人以为,壬泰商行的文保价值,在于诉说鳌江的历史。百年商埠的实物见证。虽说传统木屋也能见证历史,但中西结合的洋房更能衬托民国时代的气氛。
而这壬泰商行的建筑价值,我觉得核心在于屋顶形式。虽说那罗马式的圆顶拱门还是哥特式的尖顶拱门,也是很有特色,但放眼全国老洋房,但凡不是太普通的中式平门,就是那欧式拱门了,太多共性,说的上好但谈不上特殊,唯有这洋房的屋顶,这种规格的瓦片,似鱼鳞阵的屋脊,可以放眼全国做典型。。评价一个老建筑优劣好差,可在于有多少传承风格,但更在于有多少变化创新,与众不同。共性太多,就要抓典型,称经典。
这么特色的壬泰商行,哪怕是处在老洋房集中的大上海,也早能认真保护对待的。而,鳌江也曾自称(浙闽)小上海,也没几座洋房的,反而对待的漫不经心,心凉。
曾经的近百年,屋顶甚至从没漏过水。
然而,08年后被民间发现并成了文保,近几年反而塌掉了屋顶,打脸啊。。修屋顶还用了圆瓦和琉璃瓦,瓦样展示啊,丑死了。
洋房后院,东侧和西侧的房屋废墟里的青砖,我看了下,好多跟洋房里的是一种规格。 应该不是同时期建的附属房,可能是之前建造洋房采办的青砖剩余,和历史上住户拆挖下来的,被拿来用作后院房屋的砌墙。 虽然青砖也常见,但是该洋房的青砖规格不一样,而且是有好多种。这些老青砖理应收集起来。 因为洋房墙面现状不容乐观,后期修缮肯定需要用到这些青砖。普通青砖是用不上,哪怕用上了也会造成墙面线条差异,风格不一。文物修复的原则,本身就是修旧如旧,能用原来的老构建,就用老构建,实在不能用的,才去采办新材料。与其到时候各种采办定做这类青砖,费时费劲费资金,还不如现在就雇人去收集。 周边拆迁废墟挖砖卖也才5毛一块,定做少说几元十几元,少量更贵。虽说文物修缮有专项资金,当公家的钱也是取之于民,能节约的去浪费也是可耻。 下图是捡到的3种,其实还有几种,以前在屋顶上就看过更大一号的青砖。 当然,废墟里捡无碍。也不可能说特意去建筑本身去拿取。
如果说青砖,也就算了,规格难找,定制也是能搞到。
但是,看到这一批瓦片,就郁闷了。地上一片,好多破碎,有些还被摆成废墟上的简易垫脚石。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不应该是附属房的屋瓦,可能是洋房东侧坍塌后的残瓦。
瓦片,壬泰商行的建筑精华啊。如果接下来的洋房维修,屋顶肯定是重中之重,肯定是修旧如旧,修成老样子吧。这样规则的瓦片,请问文保局或修缮机构,你们去哪里找。找的到吗。坏一片少一片的。哪怕定制,不是常见瓦形,模板复杂,用量又不多,也不一定有瓦厂愿意接单。特意花高价吗,有那钱,干嘛不雇一些工人去整理,虽说都是公家的钱,但是也是取自百姓的钱,拿钱不当钱也是不好的。
@平阳县文物局(是不是改 县文广新局领)
如果哪天修缮。洋房里面,我倒不关心咋修,管你青砖地水泥地还是大理石铺装。里面早就没风格了,纯粹民居了。
但是,外立面,麻烦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来咋样就咋样。这房子真是鳌江的老脸了。
墙面是青砖的,清水做法,别直接给粉墙了。很丑的,会直接成民房。
屋顶,方瓦,应该全部是方砖瓦,不管你去哪弄,别给整上圆瓦琉璃瓦啥的,很打脸的。
还有屋顶的那一圈镂空女儿墙,挺好看的,希望全部复原。去收集老照片资料, 实在找不到的,就统一现存墙面的构造。有一圈和没一圈,差别很大的,建筑档次都上升了。
大半夜的,捡垃圾一样,各种翻挖,能找到的都整理出来,
有些断裂厉害的,彻底用不上的,就算了。
至少我还是有心的。先运回家了。至少在我手里是安全的。
我也不是想占有,哪天zhenfu要文保修缮了。联系我,我拿过去。再稀有的建筑构件,也应该在他该在的位置,文物价值才更大。
下面包着的,大概是7-8年以前在屋顶捡的,不知哪多余出的一块。就一直珍藏的,还想着哪年文保修缮了,到时候拿出来还回去。还有一些破损青砖,我都当文物一样的心态。对比下现场,尼玛,尼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