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70|回复: 2

新华社、人民日报炮轰出租车营运证是怪胎,公司是寡头,司机是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5 08: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信用卡13 于 2015-1-15 08:09 编辑

出租车改革能否 让“抢跑”变成“领跑”

近段时间,“专车服务”把出租车改革倒逼至风口浪尖。客观评价,“专车服务”虽是行业改革“抢跑者”,但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打破一家独大的垄断业态,实现自由竞争。不过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让法规进化跟得上改革创新的步子,让改革“抢跑者”安心成为改革“领跑者”。

“专车服务”是符合共享经济要素的新业态。专车公司借助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盘活各种车辆资源,精确对接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有的采用租赁公司自有车辆,雇用司机进行营运;有的签订四方协议,通过打车软件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公司、用户签订四方协议提供“专车服务”。

对“专车服务”业态的发展来说,汽车租赁资质至关重要。但现有法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汽车租赁规模,导致“专车服务”发展规模迈不开腿。例如,一些地区把可租赁小客车的管理写进地方法规,对其数量实施严格管控;还有的地方明令禁止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如果私家车挂靠在租赁公司名下,参与“专车服务”就会被定性为违法“黑车”。

表面看,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运营等与现有法规有冲突,属于“抢跑”。但法规进步的根本动力应当是鼓励和保护市场上的正能量。人们担心,如果制定法规的部门只拘泥于部门利益的“一亩三分地”,就会纵容既得利益,排斥新生业态,无法实现多元社会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出台并完善相关法规,从源头改掉对垄断业态的保护,同时规范“专车服务”运营,保障客运市场实现多样化、差异性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

在深化改革的关键年,立法工作应为改革搭建合理的框架,为改革全面深化铺平道路,不能成为既得利益的保护伞,束缚甚至压制改革。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人们期待法规能与改革同行,要跟上改革前进的步伐,要让已经成型的改革成果在法规的护航下持续发力,发挥出更大的破冰效应。


该跟与民争利的 营运证说再见了

去年开始,多地发生的出租车停运、政策打压“专车服务”等反映出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困境,亟待深化改革。各地和有关部门需清醒地认识到:出租车行业垄断之源是政府有偿发放营运证,与民争利,过分插手甚至包办微观市场。

需要看到,营运证是出租车市场发展之初孕育起来的一个“怪胎”,除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外,就难见其他好处了。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障相关服务质量之名,限制营运证的发放,令合法上路的出租车数量多年来“原地踏步”,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城市几家大的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的现状,出租车市场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加剧了百姓“出行难”,导致司机服务差。

与此同时,价格居高不下的营运证,成了政府可支配的稀缺资源,为权力寻租制造了土壤,更为“黑车”等非法营运提供了空间。更为人诟病的是,地方政府部门出让营运证,实际上是找到了堂而皇之与民争利的“法规借口”。很显然,几十万元的营运证必然增加运营方负担,最终将转嫁到市民或乘客的身上。

目前,无论是出租公司自主经营,还是挂靠经营,营运证都是靠“烧钱”得来的。先是公司从政府手中花大价钱拍来营运证,公司聘请或转租给一般司机经营。司机缴纳的“份子钱”,其实就是无力一下子付清动辄几十万元的营运证费用而向公司按月支付的本息。即便是国企经营的出租公司,其司机也一样要交“份子钱”。因此,出租车公司从此成了空手套白狼的“寡头”,而驾驶员则成了跑街卖命的“骆驼祥子”。

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出租车市场,市场化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没有真正建立起自由、公平的市场化体系,可以说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营运证。地方政府部门在出卖营运证的当初,只看到了“眼前利”,却忽视了政府“包办”的隐患,造成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

市场的开放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化改革的大潮是不能倒退的。地方政府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才是出租车行业发展的正道。当前,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多元的公共交通新业态,降低准入门槛、放松数量限制,一切让渡给市场,学会“放手”。在大力倡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今天,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做减法”,戒掉与民争利,摈除不必要的事前审批。出租车行业作为垄断业态的“老大难”,该跟营运证说再见了。


出租车改革 要走在“停运”前面

出租车改革已经到了一刻也不能等的紧迫阶段,如果无视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继续以落后的手段来管理市场,那就必然会产生与市场的冲撞,甚至阻碍市场的发展。

这几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发生出租车停运事件。现在舆论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出租车改革还要等到何时?

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主要体现在政府严控牌照和政府定价两个方面,前者使出租车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打车难”的问题,后者使市场机制对出租车服务的价格杠杆失灵,而其结果都是作为消费者的乘客利益受到了损害,既不能享受到充分的出租车服务,也不能享受到市场竞争机制下产生的价格博弈实惠。

面对各地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以及抵制专车等,政府的管理和改革完全可以走在停运之前。出租车罢运陆续发生,虽然可视为个别的、短暂的现象,但相信若出租车行业改革仍遮遮掩掩、没有实招,后续的罢运还将更严重,这更会对各方利益产生不小的损害。

出租车司机以停运来表达他们对现行市场管理体制的不满,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最近几年在很多城市已经频繁发生。这种情况表明,出租车管理体制与市场的脱节已经十分严重,改革的难度很大。面对出租车司机的不满,我们看到的现实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只是虚与委蛇地应付,改革的诚意不够。政府对市场不是不可以管,但这种管理应该是为各种市场主体搭建起公平竞争的平台,并且通过监管来遏制价格操纵,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不是通过排斥一部分市场主体来保护市场上的既得利益群体,通过政府定价来遏制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出租车市场的现状已经形成对政府市场管理手段的倒逼效应,改革已经到了一刻也不能等的紧迫阶段。如果无视市场的发展和变化,继续以落后的手段来管理市场,那就必然会产生与市场的冲撞,甚至阻碍市场的发展。

res04_attpic_brief.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营运证几十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5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_13675610472552535727.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社区动态|免责声明|隐私条款|联系我们|手机版|平阳第一社区 平阳网 ( 浙ICP备18042709号-3 )

浙公网安备 33032602100245号

GMT+8, 2024-12-4 03:59 , Processed in 0.0723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